盐亭站综合观测场耕作制是川中丘陵区旱坡地典型的小麦–玉米轮作制,在小麦季和玉米季不同的生育期分别进行地上和地下采集样品,开展生物量的观测。除了收获期,其他生育期的生物量观测均在保护行样地进行,其中保护行设在综合观测场四周,宽度一般为2–5 m。为了保证收获季的样方不受其他生育期采集样品的干扰,不同生育期的采样均在相应样方同坡位上的保护行进行。
(1)小麦季不同生育期的地上生物量采样和观测:为了减少破坏,在综合观测场样地保护行选择长势一致、株距均匀、不缺苗,未采过样的4个点,测定叶面积、密度、群体株高等,然后在每个选点周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株小麦,在越冬前期和分蘖期采样时齐地剪割,用干净封口袋封装带回实验室分析;到拔节期和抽穗期用锄头离根部15 cm或20 cm处将植株连土一起挖出,将其放入水中浸泡,把泥土冲洗干净,晾干后进行生物量的测定。各点采样时,先在田埂观察、选定采样点,选择离田埂最近的路线进入实验地内采样,并按原路返回,以减少破坏。收获期是在前期定好样方的采样区进行,采样点为6个,采样方法和过程与以上相同。
(2)玉米季不同生育期的地上生物量采样和观测:样地四周保护行选择长势和株距均匀、不缺苗,并未采过样的4个点,先测定密度、群高等,在每个选点采取具有代表性的3株玉米,用锄头离根部30 cm处将植株连土一起挖出,放入事先备好的塑料袋带回实验室后将其放入水中浸泡,将泥土冲洗干净,晾干后进行生物量的测定。各点采样时,先在田埂观察、选定采样点,选择离田埂最近的线路进入实验地内采样,并按原路返回,尽量避免造破坏。根系采样选点与上相同,样方面积1 m2,采用挖掘法。成熟期是在前期定好1m2样方的采样区进行,采样点为6个,采样方法和过程与以上相同。
(3)叶面积指数的测定,使用便携式叶面积仪,仪器为美国LI-COR公司的Li-3000C。
(4)采集带回的样品,在室内进行清理干净,然后晾晒干后,用1/100天平称完鲜重,然后将样品置于烘干箱,在105 ℃下烘干15分钟杀青,再用60–70℃恒温烘干,取出称重,及时记录数据,填入表格,检查异常值,并对异常数据进行补充测定。